專家熱議英語不應該成為中國基礎教育核心課程
“我非常贊成現有些地方把英語從主科尤其是在整個考試當中占比重非常高的科目中去掉。”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原校長吳穎民,12日在廣州中山大學參加“教育與中國未來”30人論壇2013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稱,英語不應該成為中國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
當天的論壇上,如何提高教育質量、高考改革等成為專家們熱議的話題。
吳穎民認為,教育改革是一個漸進的問題,既要有前瞻性又要與實際接軌。
吳穎民曾是中國著名中學校長,如今是華南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與培訓學院院長。
“我們培養的目標都是比較大而全、很籠統的,全面發展最終落實到的是人的各種素養。”吳穎民表示,每個人都應該有核心素養,但是每個人并不需要人類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素養,或者說優秀的品質在一個人的身上都需要有所體現,但現在更多是把“完人”作為大家的培養目標。
“大家都追求打造一個完人,或者說將一個方方面面都是非常完美的人作為培養目標,所以我們的課程設置非常多。”吳穎民認為,現在盡管進行了課程改革,但總體而言中國學生的課程壓力仍然比較大。他建議,能否在學生的培養方向上有所區別。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些共同的核心素養,然后都有一些自己的個性特長,我想應該建立起這樣一個培養目標。”吳穎民強調,現在基礎教育里應該強調一個核心的概念,這個核心素養對基礎教育來說必須奠定核心基礎,要夯實這個核心基礎必須有一系列的核心課程。但他覺得,英語不應該成為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
“我想世界上也沒有哪個國家把一門外語放到如此高的地位,在整個人才選拔和升學當中它占如此大的比重,我認為這是不合適的。”吳穎民表示,從實踐來看,學生花大量的時間學外語,學了外語之后走進工作崗位,大量的人卻用不著外語。
近日,有媒體報道江蘇正醞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高考英語將不再計入總分,盡管江蘇官方并未承認,但是吳穎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他呼吁,現在應當篩選出核心課程,然后把功夫用在核心課程上,把時間騰出來讓學生發展個性。
(來源:中國新聞網) |